今年以来,在全省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宏观环境下,1-7月我省软件产业继续呈现稳步增长态势,规模继续扩大;服务收入多次超过软件产品,增势明显加快;效益超百亿元,龙头骨干企业带动性突显,发展质量继续提升。
据对全省软件产业1334家重点企业监测统计显示,1-7月全省软件产业实现软件业务收入470.3亿元,同比增长20%;实现利税总额160.3亿元,同比增长14.8%;利润总额117.2亿元,同比增长10.4%;上交税金43.1亿元,同比增长28.6%;软件出口54865万美元,同比增长9.1%,从业人员达15.3万人。
1-7月全省软件产业经济运行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软件收入规模近500亿元,呈现“缓中趋稳”态势。
1-7月全省实现软件业务收入470.3亿元,规模接近500亿元,同比增长20%,比1-6月增幅低4.2个百分点,比1-5月增幅低1.8个百分点。尽管7月份增速有所减缓,但自3月份以来,全省软件产业收入增速保持在20%以上,整体仍在20%-25%较快增长平台运行,呈现“缓中趋稳”的增长态势。其中五项业务收入均超10亿元以上,1-7月软件产品收入、信息系统集成服务收入、软件服务收入、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和IC设计收入分别完成150.6亿元、98.9亿元、156.8亿元、53.3亿元和10.7亿元,分别增长13.1%、21.7%、31.7%、10.7%和5.6%。
二、服务收入规模超150亿元,增势继续加快。
近年来,在新技术、新业务和新业态的强劲带动下,软件服务化趋势明显加快,新兴融合发展取得新进展。软件服务收入连续3个月超过软件产品收入,已成为软件收入的主导地位。1-7月全省软件服务收入规模超150亿元,达到156.8亿元,比去年同期提前1个月实现150亿元大关,再次超过软件产品收入,当月净增22.3亿元。服务收入增势明显,1-7月同比增长31.7%,高出软件全行业增速11.7个百分点,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1-7月服务收入占软件收入的比重达到33.3%,比上年同期提高3个百分点,比软件产品占比提高1.3个百分点,软件服务收入占比明显提升。软件服务对行业贡献突出,贡献率近五成,1-7月软件服务收入对全省软件收入的贡献率达到48%,拉动全省增长9.6个百分点,成为全省软件产业增长的主动力。
三、利税超150亿元,行业龙头企业带动性突出。
1-7月全省软件产业利税总额超150亿元,达到160.3亿元,同比增长14.8%,增速呈现两位数增长。其中利润总额117.2亿元,同比增长10.4%;税金43.1亿元,同比增长28.6%,分别比1-6月增幅高1.2个、0.8个和1.5个百分点。行业盈利水平提升明显,呈现逐月攀升的态势。1-7月软件产业销售利润率达到24.924.3%,比1-6月24.3%的利润率又提高0.6百分点。发展质量继续提升,盈利水平明显好于全国软件产业和其他行业。产业集聚度集中,前7个月杭州实现软件收入358.9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08.7亿元,分别占全省软件收入和利润的76.3%和92.3%,宁波收入占19.1%,金华、嘉兴等其它地区占4.6%。行业龙头企业对全行业贡献突出,1-7月全省软件十强企业实现软件收入206.9亿元,利润总额83.8亿元,软件十强企业的收入和利润分别占全行业的43.9%和71.5%,阿里巴巴、网新科技、恒生电子、信雅达、快威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带动性明显,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
四、软件出口突破5亿美元,外包服务出口明显加快。
今年以来全省软件出口规模日益扩大,出口规模突破5亿美元,达到54865万美元,同比增长9.1%。软件外包出口明显加快,1-7月完成外包服务出口10864万美元,同比增长20.4%,软件出口和外包服务出口实现双增长。软件产品外包、网络与数字增值业务服务外包、电信运营服务外包、金融服务外包均已形成一定规模。网新科技、道富信息、恒生、虹软、东忠、NEC等一批重点软件业呈现良好的出口增长态势。
总的来看,今年我省软件产业将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态势,规模继续扩大,新兴服务领域发展加快。但与此同时,我省软件产业发展也面临着困难和挑战,人力成本高涨、产业规模全国排位后移、核心技术有待突破,以及缺乏高端软件技术人才等制约行业稳定发展的不利因素依然存在。为此,各地各部门要真抓实干,因势利导,积极营造优良的软件产业发展环境,加快推动我省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步伐,更好地服务于“工业强省”和“智慧浙江”建设,促进全省经济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