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埃森哲:在工作中迎接消费信息技术革命

发布时间:2013-05-21 13:55:02 阅读次数:3684
    如今在工作场所,除使用企业提供的信息技术服务外,越来越多的员工正使用自己的设备和软件工作,有些甚至完全取代了企业提供的支持。因此企业高管们必须学会应对这种根本性变化,放松某些管制,从而获得消费信息技术为工作环境带来的种种益处。

    加拿大一家医院的护士在为病员重新敷药和包扎之前,会用手机拍下正在愈合的伤口。当医生随后检查患者的伤愈情况时,就不需要再解开绷带。这样,不仅节约了医护人员的时间,还节约了医院的成本;更重要的是,大大降低了患者伤口感染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护士所使用的正是专为消费者打造的技术。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如今,企业员工们越来越多地越过其信息技术部门使用自己创建的技术解决方案,这令作为企业技术创新之源的信息技术职能部门黯然失色。此外,随着信息技术逐步渗入各工作场所,高管们不得不承认,企业严格控制技术的老办法已不再可行。

    如今,包括追踪客户订单系统和管理供应商关系系统在内的企业信息技术,正在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目睹着原本专为消费者市场开发的工具不断壮大。除企业信息技术外,消费设备——如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以及谷歌文档和Skype等应用,都已在工作场所广泛运用,甚至有可能会取代企业本身的信息技术支持。

    此外, 这些消费设备可以装入数百万种网络应用和移动应用。随着应用商店的功能越来越强大,iPad、安卓手机以及类似设备也逐渐发展成为低成本的分销渠道,使大大小小的供应商越过企业信息技术的监督,在很多企业的雇员中找到现成客户。

    消费信息技术工具普遍、分散且实用,几乎所有员工都能用得起,所以不会对企业信息技术构成真正的威胁。目睹信息技术工具的普及,信息技术部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我们如何从信息技术消费化中获益,同时最大限度降低风险?

    势不可挡

    医生利用消费技术来救治危重病患,这一案例确实非常引人注目。但我们的研究表明,即便在通常情境中,员工也还是越来越倾向于选择消费信息技术而非企业信息技术。

    埃森哲对16个国家不同行业和企业的4000多名员工进行的一调查表明,近四分之一的受访者在工作场所经常使用或频繁使用私人设备来完成工作。有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表示有时使用。而对于消费应用——如社交媒体和其他软件工具,调查数据有着惊人的相似性:20%的受访者表示经常越过公司防火墙使用未经许可的应用,几乎一半的受访者表示至少会偶尔使用这些应用来完成工作。

    在我们研究的巴西、中国、印度和墨西哥这四大高速增长的新兴市场中,此类数据的实际增幅更为显著。

    越过企业信息技术,使用自己的设备和应用通常更为简便有趣,而且外观上比信息技术部门提供的支持更加时尚。因此企业员工做出如此选择也就不足为奇了。一边是对于安全的担忧,另一边却是追赶消费者领域技术创新步伐的压力,故而在不设限地容忍和严格控制或禁止员工使用创新工具之间,企业正试图对自身进行重新定位。从实际情况来看,似乎越来越多的企业倾向于采取容忍态度。事实上我们发现,更多使用消费信息技术至少可在以下三方面给企业带来好处。

    员工的工作满意度:近60%的受访者表示,如果能允许他们在工作中使用消费设备和应用,满意度便会上升。对于千禧一代而言,这一比例甚至会更高。一位主管解释说,“如果工作中使用的技术还赶不上在家使用的技术,无论员工本人还是其父母都不会感到满意。”

    消费工具的易操作性和普遍性都意味着可将其直接运用到工作场所当中。因为员工们目睹着消费者领域所发生的变化,他们期望企业信息部门能提供相同或者更多的应用。

    生产率: 受访者还认为, 他们使用消费信息技术能够令工作效率更高。例如,令人吃惊的是,竟然有高达82%的中国受访者表示,如果能让自己来选择工作中的软硬件,他们将会“更为机智灵活”。对很多人来说,灵活性至关重要。

    消费信息技术不仅有助员工提高工作时间之外的生产率,而且还能使他们找到比企业信息技术更加务实的解决方法。例如,一名医药代表决定用平板电脑在医生繁忙的工作间隙来展示较短视频,而不必等候专门安排的会面。

    创新:和那些护士一样,员工们正对消费技术进行创新性使用,而不是等着由信息技术部门来从事技术创新。让我们来看看一位星巴克前管理人员的创举。这位管理者创建了一个应用,安卓用户只需在手机上展示与其预付费卡账户相关联的条形码就可以购买咖啡。该应用上线第一个月就被下载达5万次,令咖啡粉丝们欣喜不已。但是, 员工创新并非毫无风险。一位主管告诉我们:“我们绝对不想扼杀创新;相反,我们鼓励员工创新。但我们也需要有适当的安全防护措施。”

    无序和专制

    实际上,这正是企业在奋力应对的难题。企业希望获得员工对工作的满足感、生产率的提高及创新等好处,但同时也意识到了消费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一系列风险。在研究中我们试图确定,信息技术部门。

Copyright © 2012 QZWNHG.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维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衢州企运网络   访问总量:980284管理登录